本网讯(通讯员 秦艳萌)4月27日,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学院会议室举行“我为高质量发展做什么”主题党日系列活动(二)——党辉映照本硕路,多语交融育新人座谈会。座谈会由学院专职组织员、学生党支部负责人谭密老师主持,我院优秀研究生代表:陈一、王琴、汤焯雯应邀参加座谈会,并进行交流发言。

谭密老师通报了经过调研掌握的我院本科学生在第二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她指出,近年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但在学习方法、时间分配及语言应用能力实践中仍存在突出问题。例如,部分同学过度依赖课堂教学,缺乏自主学习规划;在口语表达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薄弱。针对本科生普遍反映的第二外语学习困惑,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建立本硕帮扶机制,组织研究生帮扶相应专业本科生第二外语的学习。
陈一在发言中表示:在第二外语学习中要有明确学习动机与目的。先思考自己学习第二外语的动机:就业、考研、留学、兴趣。如果是为了就业,建议了解目标行业对该语言的需求程度,比如想从事外贸工作,掌握热门贸易国家使用的语言就很关键;如果为了考研,需要明确目标院校对第二外语的要求;如果是为了留学,需明确目标国家、院校的语言门槛,为之奋斗;当学习第二外语源自兴趣驱动时,应以个性化目标为导向,将兴趣升华为深耕语言能力的动力。

王琴分享了优化课堂学习的方法。她认为,课堂是学习第二外语的重要阵地,要提前预习教材内容,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带着问题听课。课上积极参与互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和同学进行对话练习,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认真做好笔记,记录重点语法、词汇、例句以及老师补充的文化知识,课后及时复习,加深记忆。
汤焯雯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学习第二外语的技巧:依据课程安排和自己的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比如每天抽出1-2小时专门学习第二外语,合理分配听、说、读、写的练习时间。以学习日语为例,可以早上背诵新单词和课文,利用课间或午休时间听日语听力材料,晚上进行语法学习和写作练习。同时,将长期目标分解成短期小目标,如每月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点,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互动交流环节,三位研究生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为学弟学妹们进行详细解答了参会同学在语法难点、听力训练、考试准备等方面的疑问和困惑,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未来发展规划,鼓励同学们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第二外语学习中。座谈会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未来的学习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让参会学生找到更高效地学习第二外语的方法,拓展第二外语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出更合适的学业规划,推动各语言学科协同发展,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注入动力。
初审:谭 密
复审:刘凤利
终审:张子宇